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储能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电动汽车及电网储能项目的快速增长,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电力变革和能源变革的基础动力。”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我国储能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如上展望。
白皮书显示,用户侧分布式光伏、电网侧储能调频调峰电站以及得到能源服务机制支持的发电侧规模储能已经成为储能发展的三架马车,带动中国储能市场的启动。同时,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政策、电力需求侧管理补偿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改革带动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调峰电价及补偿政策将推动储能商业模式的确立,并为大规模储能金融的参与铺平道路。
发达国家引领了储能产业技术和商业实践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球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327个,装机规模946.8兆瓦。自2010年起,全球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的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年复合增长率18%,项目累计数量增长相对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达40%。
美国依然占据全球储能运行项目装机规模第一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国运行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426.4兆瓦,占全球运行储能项目总装机的45%,其次是日本和中国,占比分别为33%和11%。
无论是运行中的项目还是在建、规划中的项目,锂离子电池都占据着累计装机第一的位置,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356.7兆瓦和2.2吉瓦,占比分别为38%和83%,其中,在建、规划项目中的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超过其在运行项目中的六倍,未来2~3年内,相较于其他技术,锂离子电池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在已投入运行的储能项目中,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为43%;而在建设和规划的项目中,辅助服务领域的累计装机规模则占最大比重,相较于该领域在已运行的项目中的占比有了成倍的增长,占比达到48%。从项目数量上看,无论是已运行的项目还是处于建设和规划中的项目,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均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均接近总装机的60%。
2015年,全球新增储能项目(含运行、在建、规划中项目)143个,较2014年增长4%,装机规模1227.8兆瓦,较2014年增长78%,近五年新增装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0%。
全球储能市场在保持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区域市场、应用领域与厂商业务布局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分布式光储应用占据2015年新增项目数量第一的位置,占比为40%,同时也是近两年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分布式光储应用较多的国家。
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兆瓦,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是全球的六倍之多,中国储能市场值得关注。
从应用分布上看,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装机占比最大,二者累计装机规模超过中国市场的80%,特别是前者,无论在累计装机规模还是项目个数上均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别为56%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