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政策“托底”破解弃风弃光难题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李晓红  2016/6/6 9:20:2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公布了风电和光伏最低保障利用小时数,要求各地区必须达到保障小时要求,否则不得新建风电、光伏项目。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有望解决部分地区风电、光伏无法消纳的问题,有利于短时间内减少弃风地、弃光的现象。

电力消纳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光伏和风电装机量不断提升,加之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火电装机仍在新增等多重因素影响,弃风、弃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4亿千瓦,同比增长33%;同期全国风电上网电量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平均利用小时数422小时,同比下降61小时;风电弃风电量192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为26%,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平均弃风率逼近40%,内蒙古弃风率为35%、甘肃为48%、吉林为53%、宁夏为35%、新疆为49%。

业内人士表示,“弃风、弃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也是完成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承诺的巨大障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近几年来,风电、光伏项目发展迅猛,大量投资者涌进导致国内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逐年增长,而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输送消纳的问题,从而带来大规模的弃风限电现象。此外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仅在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等,限制了新能源的送出和消纳。”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针对这一情况,《通知》详细规定了光伏发电、风电重点地区的最低保障收购小时数,这是我国在多次提及保障性收购后,第一次划定具体收购门槛。

具体来说,光伏发电、风电重点地区根据目前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被分为一类和二类,各地的保障性收购小时标准不同,其中光伏发电最高门槛为1500小时,最低为1300小时;风电最高为2000小时,最低为1800小时。

萧函表示,为解决西部地区弃光、弃风难题,国家发改委和能源部公布了风电和光伏最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只有当地区达到保障小时数后,才能新建风电、光伏项目,该政策将有效改善行业弃风、弃光现象。同时,可以缓解因停用风电设备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进一步促进光伏、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这一举措相当于‘兜底’,解决了部分地区光伏、风电无法消纳的问题,有利于短时间内减少弃风、弃光的现象。”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但是在全国电力大范围过剩的环境下,仅依靠这一政策难以解决问题。

林柏强建议,“未来,应减缓弃风、弃光严重地区的风电、光伏建设。同时,还要争取在其他市场前景相对广阔的城市进行布局,才能避免弃风、弃光问题的长期存在。”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