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风电底线首次明确 弃风限电或难根治(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2016/6/1 14:37:21  我要投稿  

而在近年来的风电建设投资热潮中,西北地区堪称主力。西北省区集中了国内大部分风电企业,此前投资热潮正是由这些企业掀起。被称为世界最大风电独立运营商的龙源电力在西北省区布局甚广,而其2015年前三季度平均限电率为13.68%,接近公司历史最高水平。有券商分析认为,自2015年下半年起,限电问题恶化拖累了龙源电力的风电项目盈利能力。

同时,面对限电对项目盈利能力的限制,资本的投资热情自然降温。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尽管国家对解决弃风限电的决心颇大,但对风电投资整体的发展思路并未改变,未来风电光伏仍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家能源局下发至各省区的风电建设指标来看,中东部项目占比提升,政策向无限电地区倾斜的趋势颇为明显。此外,华中、华南地区也被认为是后期国内风电发展的主力地区。据公开资料,在国家能源局2015年下发的“十二五”第五批风电核准计划中,西北地区占比由第一批的26.86%下降为18.88%,2016年这一比重又进一步下降至9.73%,华中、华南地区占比明显上升。

首次划定风电利用底线

对于2016年的风电规模分布,有券商分析认为,考虑到陆地风电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对外输送有赖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当前我国风力发电的方向。

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发电之时,2016年一季度,弃风电量却同比增长85亿千瓦时,弃光情况在光伏产业中也愈发严峻。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改委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详细规定了光伏发电、风电重点地区的最低保障收购小时数,这也是我国在多次提及保障性收购后,第一次划定具体收购门槛。

具体来说,光伏发电、风电的重点地区根据目前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被分为一类和二类,各地的保障性收购小时标准不同,其中光伏发电最高门槛为1500小时,最低1300小时;风电最高为2000小时,最低1800小时。

以宁夏、甘肃嘉峪关、新疆克拉玛依等地为例,按照《通知》规定,保障性收购小时数为1500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当使用情况低于这个数量时,政府必须出手购电,以扶植新能源发电企业。

“这一举措相当于‘兜底’,解决了部分地区光伏、风电无法消纳的问题,有利于短时间内减少弃风、弃光的现象”,林伯强介绍说,“但是在全国电力大范围过剩的环境下,仅依靠这一政策难以解决问题。未来,还是应该减缓弃风、弃光严重地区的风电、光伏建设。同时,还要争取在其他市场前景相对广阔的城市进行布局,才能避免弃风、弃光问题的长期存在。”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