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中电联日前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今年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环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用电形势有所好转。然而,全国主要电力企业一季度基建新增发电装机2815万千瓦,是历年同期新增装机最多的一年,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远超同期全国电力消费增速,使火电发电量将在今年延续负增长态势,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下降。
具体到地方上,宁夏等地区用电负荷增长乏力,新能源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外送电量大幅减少。安徽省等电力发展空间较大的区域装机容量也快速增长,电力供大于求,随着省内直供电份额急剧扩大,火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适逢电力体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进,在真正的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尚未实际确立并发挥作用之际,直购电市场成为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直购电对于满足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的买卖需求都有积极作用,我国对于直购电工作的探索也由来已久。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印发,提出要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2004年原国家电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提出开展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的试点工作,标志着直购电试点起步。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试点省份个数也增长至24个。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试点初期,直购电工作更多地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行政手段,市场色彩被淡化,对高耗能企业等提供变相的优惠电价政策违背了国家的本意。2009年3月,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清理优惠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凡是以发、用电企业双边交易等名义,擅自降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或用电企业销售电价、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措施的,应全面停止执行。这一政策的出台直接促使全国大部分试点省份直购电交易陷入停滞,直至2013年《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出台,取消了直购电试点行政审批,直购电试点工作才再次快速展开。
根据预测,今年全年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或降至4000小时左右,加之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火电企业生产效益被进一步压缩,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一背景下,直购电对于用户的价格优惠使火电企业直接交易部分电量的度电利润大幅下降。即便如此,在电力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确保发电量已成为各电厂最实际的利益,只要仍有盈利空间,火电企业就要争取与大用户签订用电合同,尽可能多地确保发电量。根据统计,2014年全国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2015年直购电占比达到了全社会用电量的5.4%,预测2016年有望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