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电网融合:电动汽车充电需有序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姚金楠  2016/4/27 9:00:17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相应的调研和测算,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50万辆,这实际上已经对部分小区或者楼宇的配电网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到2020年销量达到甚至突破500万辆,将会大幅增加电网的整体负荷。”4月22日,在“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国际研讨会上,宝马(中国)服务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国研发部战略规划高级经理郭平芳道出了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在接入电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火热。而充电设施所能提供的充电模式以及所处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如果设施布局不科学、充电模式混乱,大规模的无序充电将进一步加重电网负担、扩大峰谷差,甚至威胁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性。

面对规模化发展对电网产生的影响,美国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电动汽车与替代燃料部资深专家DavidAlmeida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试点方式。试点由电力公司和车企配合完成,当电网面临较大压力有降低负荷的需求时,参与试点项目的司机会通过应用软件接收到电网公司发出的停止充电的请求。“这时,如果驾驶人停止充电,车企会远程中止充电过程,司机也会因此获得一张由车企提供的价值1000美元的代金卡。”

同时,试点项目还引入了静态储能装置,利用从展示车辆上拆卸的动力电池在非峰荷时段吸收和储存上网的可再生电力,在充电需求增长时段加以利用。DavidAlmeida表示,“整个试点项目在公司电网服务区域的约60000辆电动汽车中选取了100辆,共持续了18个月,对调整峰谷用电起到了很好效果。”此外,利用分时电价鼓励错峰充电、更多引入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等方式都在积极尝试中。

结合在其它国家的试点方案,郭平芳也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充电环境与德国、美国等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很多西方国家的充电设施大都设立在家庭,针对充电行为的调节范围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几辆车。而在中国,大型的公共或半公共充电设施仍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调度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复杂。”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贺武告诉记者,根据对电动汽车在大型城市出行的特征和充电行为进行分析,当车辆在公共或半公共场所进行充电时,车内往往还有部分剩余电量可供行驶,“因为司机普遍存在‘电量焦虑’、‘里程焦虑’”。对此,郭平芳还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数字,大部分车主的“剩余电量”维持在30%-70%之间。“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充电设施和配电网络,尽可能减少新建成本、减少无序充电给电网带来的冲击,这个‘剩余电量’里就大有空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