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推广已度过襁褓期,进入“十三五”以来,新能源车市发展的如火如荼,各大车企不断传出“产销量翻番”成绩单。多个地方政府在对当地汽车企业进行补助时,出手之阔绰程度令人咋舌,豪掷数亿元的也不在少数。小编特从部分上市车企2015年报中,整理出其享获政府补贴的金额。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新能源汽车补贴有多“壕”:
政府用“最实在”的补贴意图倒逼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但业界最大的声音并非“埋头实干”,而是“骗补、骗补、骗补”。小编听到太多质疑的声音称“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拔苗助长”。
2016年1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下达《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核查“骗补”的大刀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首月便毫不留情地挥了过来。工信部部长苗圩更是向社会各界“对骗补企业‘零容忍"。3个月过去了,各个行业无不静候着补贴核查情况的公示。在“骗补”企业被起底拷问之前,国际新能源汽车网小编特为大家答疑解惑关于“骗补”五小问:
第一问:何为骗补?
2015年,国家和地方通过出台各项政策对新能源车下发补贴300多亿元,但由于我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使得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家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漏洞,对政府补助资金标准实现“假达标”“真拿钱”,俨然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