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4月11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日前批复的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方案明确,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是指通过扩大用电需求、完善输配电价政策、促进市场化交易等方式,提高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应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探索建立完善辅助服务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备用容量市场, 增加火电机组调峰积极性。
三地可再生能源弃电严重
据记者了解,甘肃、内蒙古和吉林三地可再生能源弃电问题异常严峻,弃风和弃光率远超其他地区。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甘肃风电弃风率近39%,光电弃光率30%,内蒙古弃风率达到18%,吉林弃风率达32%。
据了解,甘肃、内蒙古和吉林均为可再生能源装机大省。2015年,甘肃可再生能源装机268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58%,其中风电装机1247万千瓦,位列全国第二,光伏装机581万千瓦,居全国之首;2015年,内蒙古可再生能源装机2894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 27.85%,其中风电装机2425万千瓦,光伏装机469万千瓦,分列全国首位和第四位;2015年,吉林省风电装机 444.38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6.7 万千瓦。由于弃风严重,吉林已连续3年未获得国家风电核准计划。
记者梳理发现,用电市场供大于求、可再生能源消纳不足是导致三地可再生能源弃电的重要原因。
《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以下简称《甘肃方案》)指出,甘肃省用电负荷增长较慢,装机负荷比已超过3∶1,富余发电能力6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风电装机同比增长24%,光电装机同比增长18%,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相对不足。同时,电网外送通道不畅,可再生能源外送受限。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以下简称《内蒙古方案》)提出,自治区内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与用电需求不匹配。截至2015年底,全区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5.46%,光伏装机同比增长65%,全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2%。到今年年底,蒙西地区富余火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蒙东地区达到600万千瓦。同时,电网外送电通道建设滞后,可再生能源外送受阻。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以下简称《吉林方案》)提出,近年来,吉林省电力严重过剩,年富裕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供大于求的矛盾异常突出。吉林省弃风问题非常严重,近几年弃风率连续位列全国前列,供热中期风电大面积弃风,夜间风电全停成为常态,累计弃风率达到31.1%。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日前紧急叫停甘肃、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区)新增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待弃风限电有效缓解后另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