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14能源技术展望》(简称ETP2014),该报告对到2050年的超过500种能源技术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还探讨了通向可持续能源未来的发展路径。
全球能源趋势显示,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脱钩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进展,但也同时存在瓶颈和不确定性。
全球变暖2℃情景表明,全球人口和经济增长可以与能源需求脱钩。全球变暖6℃情景是将目前的趋势扩展到2050年,与2011年相比,全球能源需求会增长70%,排放增长会超过60%。而2℃情景中的激进行动会大幅提高能源效率,把需求增长限制在略高于25%,而排放会减少50%以上。两种情景最显著的一个区别是:在6℃情景中,石油依然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载体,需求会增长45%,而2℃情景下所做的政策和技术选择会让石油需求减少30%。
太阳能、水电和陆上风电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而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程度则参差不齐。政策确定性对于积极的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前景依然非常重要。陆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单位成本在2013年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放缓。在一些国家,部分由于创新市场设计,其成本竞争力正在改善。但全球核电容量目前处于停滞时期,2025年的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有可能比所需水平低5%至24%,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已经增强雄心,并成为推广低碳能源技术的领导者。新兴市场远远弥补了欧洲和美国放缓的或更为动荡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2013年,亚洲拥有一半以上的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中国通过大力发展清洁交通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已使在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超过1.5亿辆,并且加大了电动公交车的推广。全球来看,2013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创下新纪录,但仍未达到2℃情景发展轨迹的要求。
推进电气化是全球能源系统的驱动力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电力需求增长正超过所有其他终端能源载体,这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变能源供应和终端用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力在总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已经从9%增加到17%以上。到2050年,2℃情景下电力需求会增长80%,6℃情景下会增长130%。各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率差异巨大:OECD国家几乎持平,平均需求增长为16%;在非OECD地区,增长猛增至300%。
向电气化过渡并非是碳中和的。当前,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发电的趋势并未减弱,而电力脱碳要求大规模逆转这一趋势。为实现2℃情景目标,到2050年单位电力CO2排放必须下降90%。但由于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排放强度变化不大,在1990年至2011年期间总体电力排放增加了75%。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推高电力相关的排放。一些国家持续使用进口化石燃料用于发电,会增加能源安全风险和燃料供应波动,造成竞争力问题。为此,应采取实现2℃情景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大幅降低排放强度,减少燃料进口和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以缓和电力需求增长。
为充分发掘电气化的潜力,供应和需求方面要进行彻底变革,充分增强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