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浙江省仙居县,千嶂叠翠,清流急湍,风光旖旎,素有“神仙居所”的美誉。梧桐山下,永安溪畔,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4月12日, 电站基建现场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电站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仙居电站总经理姜成海介绍说:“仙居电站安装的4台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单机容量为目前全国最大,达到37.5万千瓦,机组设备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3年以前,我国抽水蓄能领域相关技术研究还处于一片空白,抽水蓄能电站的设备全部是舶来品。2011年10月,我国第一座机组设备完全自主化的抽水蓄能电站——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对成功掌握了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研制的核心技术。随着2013年4月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式投产发电,到如今仙居电站单机容量37.5万千瓦机组的成功并网,我国抽水蓄能自主化设备不断获得推广应用,强有力的支撑了我国抽水蓄能行业的快速发展。
十多年的时间,我国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研制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段过程艰难、成就显著的光辉历程。
设备依靠进口——曾是制约我国抽水蓄能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
“抽水蓄能机组,因为需要双向运行,而且工况转换复杂,运行水头高,设备转速高,设计、制造的难度远远高于常规水电机组。以我国当时的重装备制造水平来说,发展抽水蓄能只能依靠进口设备。”国网新源公司副总经理高苏杰说。
依靠“拿来主义”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外国厂商依仗技术优势,设备引进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技术服务受制于人,关键部件的供货周期有时需要3到6个月。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谓异常艰难。
“当时我国建设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核心机电设备投资要占总体投资的一半以上,是国际市场一般水平的两倍左右。”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顺义说。
高昂的投资成本、滞后的技术服务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抽水蓄能事业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河北岗南建成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经过近40年的发展,到2003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仍然只占电力装机总量的1.6%,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抽水蓄能装机比例早已达到5~10%。抽水蓄能行业发展速度,与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严重脱节。
高苏杰副总经理说:“当时国内抽水蓄能行业已经深刻认识到,实现抽水蓄能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就是必须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设备的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