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电力过剩一方面造成了投资浪费,另一方面,电力供过于求也是导致“弃风弃光”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15年平均弃风率达到15%,西北部分地区平均弃光高达30%。如果今后低电力需求成为常态,如何走出电力进一步过剩的困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日前发布了《201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根据报告的数据来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放缓,2016年电力过剩可能将更加严重。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了0.5%,增速比2014年回落了3.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的减少是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以上,与2014年相比减少了1.4%,主要是重工业减少了1.9个百分点,其中钢铁、有色、水泥行业用电量都大幅下降。这与“十二五”期间,工业电力消费4.9%的年增长率有着很大差距。在用电需求骤减的同时,2015年新增发电装机量为6400万千瓦。到去年年底,发电装机达到15.1亿千瓦,供应能力充足,火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降至4329小时。中国的火电系统全球领先,全年设备利用小时数应该在5500小时左右,因此目前大概存在20%以上的过剩。
如果今年电力消费维持低速增长,而中电联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在1亿千瓦左右,那么到2016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1亿千瓦,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或将进一步降至4000小时左右。电力过剩一方面造成了投资浪费;另一方面,电力供过于求也是导致“弃风弃光”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15年弃风弃光更加严重,平均弃风率达到15%,西北部分地区平均弃光率高达30%。
如果今后低电力需求成为常态,为了满足政府至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标而需要大幅度增加核电、风电、太阳能的装机,火电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如何走出电力进一步过剩的困局?从原因入手就是“降供给,增需求”。
供给方面,各大电力公司对火电投资仍然有热情。由于煤炭成本曾经占火电企业成本的70%左右,近年来煤炭价格一路下跌,电价调整又滞后和不到位,电力公司财务状况很好,而投资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利用小时不断降低,综合看仍然有利润空间。因此,政府需要对新增火电项目更严格控制,以抑制火电的投资。对落后产能存量进行淘汰改造,趁此机会推广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从需求看,由于重工业对电力消费贡献最大,重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关联,因此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对重工业的电力需求。目前看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缓是重工业下滑的重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来增加对重工业的需求,在解决交通拥堵和雾霾治理的同时,增加电力需求。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东京城市圈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76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800万辆,而北京城市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10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560万辆。东京要在更小的土地面积上解决更多人口、更多车辆的出行,交通压力应该更大。然而,东京目前交通情况良好,很少发生拥堵现象。完善和发达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是东京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因素。东京的轨道交通主要由地铁、JR铁道、民铁三部分组成,目前东京城市圈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2500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地铁333公里,民铁和JR铁道分别达到了1100公里和880公里。东京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程度高,换乘便捷,目前东京的交通出行总量中,轨道系统占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