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论
1)中国独有的特高压技术在海外(如巴西等国家)已有应用需求,需进一步推进完善特高压国际标准体系,为技术输出和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2)在大电网仿真及运行控制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应对交直流混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等电网新问题、新特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此非常关注。
3)中国高级量测(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
ture,AMI)建设为亚洲地区在智能电能表推广应用及需求侧管理领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尤其是系统建设方案、智能电能表、采集设备、主站应用平台、安全防护体系等核心技术和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相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他国家基本处于建设初期,具有大范围市场需求。因而,中国AMI技术可以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业务输出到国际市场。
4)需求响应技术应用方面,日本积累了大量实证经验可供借鉴,尤其是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楼宇能管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环境下的DR、工厂能管系统及区域能源管理系统与电网互动方面。2016年后中国大陆完全的零售竞争将提高用户满意度,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监管改革的形势下,需求响应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服务平台积累了海量用户用能信息,通过挖掘平台数据获取用户用能行为模式,结合可再生能源系统预测、控制及电网调控信息,智能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的途径、内涵将更加丰富,适应中国本地化的电力需求响应相应技术、标准、装置及辅助机制的研制与应用工作亟需开展,加速培育需求响应技术市场。
5)中日韩三国由于其经济发展、网架结构、技术战略的不同,其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呈现不同特征。未来电力通信网将形成光纤为骨干,电力线载波和无线为补充,企业卫星为辅助的天地协同、公专结合的广泛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在“互联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向通道智能化、标准统一化、开放共享化、对等交互化方向演进。同时,未来电网将呈现信息-物理高度融合的技术特征,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网现有信息架构将逐步向统一的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迁移,电网的计算资源和数据资产的利用将更加高效,对推动电网创新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通过近几年与韩国、日本等电力部门开展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从地缘条件和资源禀赋来看,东亚地区具备互联的需求和基础,可以借鉴欧洲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构建以东亚和北亚为中心的电力互联网和市场交易区,实现各国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从全局出发,减少能耗和损耗,达到共赢互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