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周大地:加强合作 推动能源互联互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杨青  2016/4/7 9:49:1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今天,能力君给大家带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周大地的精彩观点。周大地认为,要增强国家间互信,加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

记者:您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倡议?

周大地:要说全球能源互联网,首先要讲讲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能够为不同的能源系统之间进行互联互补创造条件。在过去,能源供应侧对需求侧的要求不是很了解,而需求侧对供应侧的特点也不是很清楚,同时电网、气网、热网之间的互联也基本是隔离的。而能源互联网则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使能源的供应和需求两端更加集成。在供应侧,不同的能源之间能够形成互补,及时响应需求侧的负荷变化。例如电力负荷有峰谷变化,而在不同的地区,这些负荷的峰谷变化是有时间差异的。通过能源互联网,需求侧能够综合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负荷变化,高效配置能源,满足需求侧的用能要求。形成一种从能源供应方到用户最优化的能源系统,气和电之间、气和热之间,根据需求的变化互相支持,甚至可以互相替代。这是一种大的能源互联网的概念。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设想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进行配置,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看,具有时间互补性。随着地球转动,虽然一个地方是夜晚、但在地球另一边是白天,有些地方阳光强、有些地方日照少,而把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联系起来,也可能就24小时都能够利用太阳能了。风能的情况也类似。这样可再生能源之间就能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互补。欧洲设想的北非沙漠太阳能计划就是类似的想法。欧洲认为撒哈拉地区的太阳能极其丰富,可以和整个欧洲进行能源互补。早些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也有人提出过全球大范围太阳能以及风电电力互补的设想。

记者: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需要什么来支撑?

周大地:技术支撑是必须的,是基础。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条件,要保证远距离大规模输电的经济性。低碳能源系统有不同选择。究竟会选择什么方案,可能最后取决于经济性。特高压技术能够降低远距离输电的损耗,但要建设跨国、跨洲电网,还要考虑到比目前能够实现的更远的输送距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电力联网可能还需要在技术上再进行突破。此外,在全球范围内,让不同的能源进行联动,电网根据发电潮流和负荷潮流运行,以目前电网发展现状来看,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包括不同国家的经济条件。还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记者:在技术之外,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电力联网,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周大地:除了考虑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加强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国家间还需要确立充分的互信,否则分歧和冲突会给区域能源合作带来障碍。依赖其他国家的能源供应来满足本国的能源需求,如果没有充分的互信,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现在一些国家间还有分歧,在这些国家间建立能源通道会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有更好、更合理的机制来保障能源输送的顺畅。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设想是未来全球零碳能源的一种可能的选择,需要逐步实现。现在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从局部开始布局。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出在局部地区进行能源合作互补,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开端。大的能源互联可以从某些国家间的一个项目做起,例如一个国家水电资源丰富,建成水电站后,生产的电力可以和周边国家分享,而不是只局限在本国本地。这也是地区资源、能源的优化、经济配置。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