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更好盈利?
不过,有企业界人士坦言,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成功的PPP项目并不多。
“不是没有可盈利的项目。”软通动力集团副董事长冯嵱表示,现在很多资金方其实是很有参与热情。关键是,如何能够确保一个比较合理并且跟投入资金能够匹配的项目收益。
对于智慧城市项目如何盈利,冯嵱举例说,比如说城市大数据,智慧城市系统建成以后,能收集很多与城市相关的数据,数据的增值服务有可能成为补充项目收益的重要来源。
他建议,地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公司,统筹智慧城市建设,用二层收益来承担项目方所需要的收益,打破智慧城市建设僵局。
不只一位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下项目盈利比较明确的,地方政府倾向于自己来投资。而盈利不太明确的,地方政府倾向于用社会资金来做。
其中一位企业人士在会场呼吁,政府应该安心做个裁判员,不要跳进去做运动员,规则破坏了,就做不成了。
他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项目,在稳定第一层基础收益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的服务,开发第二层的增值收益,保证整个项目有更好的收益回报。而在智慧城市大的概念里面,大家各司其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智慧城市肯定能做好。
世界未来委员会中国区首席代表陈波平表示,不管外资还是内资,都是追逐利润的,资本观望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好的合作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给企业提供更好的盈利的空间。
无论如何,智慧城市和智慧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流之一。很多地区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
在研讨会上,除了企业,有来自很多县市的县长,他们活跃在会场,与企业交流和学习。一些企业高管也穿梭在酒店,跟市长、县长们谈项目。
“我们都是来学习的。”一位西部旅游城市发改局副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会场座位有限,他们不得不站着听会。会后,还主动找到某知名通讯企业负责人咨询项目建设问题。
这位副局长表示,他们重点想发展智慧旅游,具体资金方面可以通过向上申报项目,另外跟一些企业合作,企业做一部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