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小琳在此次政协会议上再次提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能见派”独家获悉李小琳委员对提案的解析。
李小琳提出,首先要在能源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入手全面提升消纳能力。
“新能源的健康发展一直是我牵肠挂肚的”,李小琳表示,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实践、探索、思考。“2008年我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大力发展新能源,前8年有11份提案与新能源相关”。
李小琳提到,当前新能源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弃风弃光居高不下且日益严重。“2015年的初步统计数据在400亿以上,加上西南地区的弃水,三项相加至少在800亿以上,接近三峡的电量,这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其次还有一个补贴拖欠的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李小琳认为,“弃风弃光是诸多行业问题的一个集中表象,去年恶化加重的直接原因是市场问题,需求大幅下降,但根子上是能源发展的思路、观念、战略,和能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模式上出了问题”。
“电力能源行业一直都是只管埋头自己发展、自己生产,不管用户、不管市场,与用户和市场绝缘。从现在的情况看,电力能源行业不引入市场机制,供应侧和需求侧不见面、不结合已经不行了”。李小琳对“能见派”表示。
但双方怎么见面,怎么结合?
李小琳提出,首先要在能源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入手全面提升消纳能力。“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和储能技术,大力推进风光储、水光互补等多能互补,加上信通技术(ICT),建设智慧型可调节的新能源,而不是完全靠天吃饭的新能源,这就是能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还要加大就近消纳比例。李小琳表示,“要让高载能用户与新能源基地靠近,消除他们之间直接见面直接交易的壁垒,不能宁可让新能源弃掉也不允许他们降价卖”。
“再就是要激励电网企业提升消纳和输送能力,不要做好做坏都一个样”,李小琳提出,在核定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时,要考虑电网企业为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额外增加的建设成本及辅助服务成本;同时,采用将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弃水、弃风、弃光率等指标与电网企业准许收入挂钩的机制,激励电网企业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
“还要尽快推行绿电证书制度”,李小琳对“能见派”表示,“要发动群众来买新能源、用新能源,减轻国家补贴的重负,这是国际通用的做法,要尽快在我国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