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6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席卷了中国能源界一年多,引起了广泛关注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瓜熟蒂落,尽管最终被命名为“互联网”+智慧能源,但实则是指导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未来,中国能源行业多个环节将从中获益,与互联网相结合,能源生产与利用的创新模式也将得到支持和推动。储能,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环节,也在此次《指导意见》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储能,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环节
《指导意见》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智慧能源(简称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以往在中国,储能多被认为是一项技术或设备,应用在电力系统的某个环节,但新的《指导意见》,将储能定义为能源应用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传输、存储、消费,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将储能作为能源应用链条上独立的环节提出。
能源互联网涉及到电力、热力、油气、交通等多个能源领域,储能独立身份的提出,有利于在这些能源领域中推动储能的应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推动储能作为独立的电力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营,公平准入的市场环境,将大大加快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步伐。
储能多样化发展
《指导意见》“开发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等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储能产品及系统”。
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能的意义更广,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例如储氢)都涵盖在了储能的范畴里,通过不同形式的能源存储,将电力、热力、交通、油气等网络互连,是能源综合利用,多能互补利用的关键,储能的应用范围将扩大。
储能电站,集中式新能源基地配置
《指导意见》“推动在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基地配置适当规模的储能电站,实现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
目前,与集中式风光电站相结合的储能示范项目,基本都建设在某一个电站,《指导意见》提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思路,这也代表着经过几年示范运行,决策部门也在思考储能的最佳配置。储能配置在发电基地,更能统筹协调多个电站与电网协调优化运行,避免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在储能成本较高的现状下,更加经济可行。
另外,建设在单一风光电站的储能项目,电网对其调度管理有限,多将其视为电厂的一项设备与电厂一起管理,不利于明晰储能的功能、计算储能的价值。在发电基地配置,与单个风光电站相对独立,储能作为一项电力资源为电网提供电力服务存在了可能性,也为探讨储能的价值实现、经济收益计算、商业模式建立创造了条件。
有专家表示,如果在新能源发电基地配置储能电站,5-10%的容量基本能满足风光调节的需求。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风电装机到2020年,将达200GW,按此简单计算,集中式风电站将给储能带来的潜在市场空间为10-20GW,储能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