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提出完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从产销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33万辆,占汽车市场比例超过1%,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例突破60%。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将加快提升,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张,产业进入向中高端发展的新阶段。
补贴政策是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发展阶段,现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然延续了原有政策以整车购买为主、聚焦产品固定性能指标的方式,不利于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亟须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现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主要有《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推广支持政策》)和《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充电奖励政策》)。总体来看,《推广支持政策》主要侧重于购车补贴,而《充电奖励政策》主要侧重于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的奖励。不难看出,与2016年之前的两轮补贴政策相比,现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开始由整车购买环节向充电服务等使用环节拓展。
具体来看,《推广支持政策》仍过于聚焦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主要表现为:第一,补贴额度仍然围绕新能源汽车产品续驶里程、车长等原有性能指标设定,指标数量较为固定;第二,补贴对象的性能指标设置为固定数值,缺乏根据产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的灵活性;第三,达到固定性能指标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即可获得购车补贴,对存在一定性能差别的产品缺乏必要激励。《充电奖励政策》虽然强调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进行奖励,但其奖励是基于对特定区域配套政策完善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等指标完成情况,因而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仍然占据重要位置。
与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相配套,北京、沈阳、海口、山西、武汉等地区也出台了新的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补贴政策。然而,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然较为单一,以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为主,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力度相对较小。例如,多数地区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资金仍按照1:1与国家层面的政策配套,而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奖励力度多在建设费用的20%以下,在消费者知晓程度等市场环境优化方面缺乏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