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电动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互作用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的行驶特性与交通系统相互影响。在考虑电动汽车行驶行为、充电需求以及充换电设施可用性、交通拥堵情况、交通网络约束等因素的基础上,已有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地点和时间分配、电动汽车充换电路径导航等方面的研究。利用交通系统信息,可以减少电动汽车充换电的排队时间、行驶距离和时间,同时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交通系统拥堵,提高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利用率。
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将电动汽车相关研究之间的关系用下图表示:
图1 电动汽车相关研究之间的关系图
3、影响电动汽车广泛接入的关键技术
虽然就电动汽车接入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仍面临许多挑战。除了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电池技术的限制外,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配套政策及相关技术的支撑,如下图所示。
图2电动汽车的发展相关支撑条件
1)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
充换电设施的便利性和充电速度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和普遍应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充换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规划需要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考虑电力负荷的合理分布等因素,需要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交通流量、输配电网络结构等多方面综合规划;另一方面,适时推广快速充电技术,在充电需求密集区域规划建设快速充电站,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效率。此外,在适当考虑地理信息和用户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对大量离散型充电桩进行合理规划,也有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2)电动汽车运行信息交互、数据分析及行为预测
电动汽车具有很强的移动属性,需要在保护车主隐私的前提下,将行驶情况、电池状况、充电需求等信息与充电服务商、导航服务商等机构进行适当交互,合理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利用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数据,对其行驶特性和充电需求进行聚类分析,预测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时空分布特性,并应用于系统规划、调度、导航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