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1.0时代:
资源聚合器模式
未来在发电侧,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身份会逐渐模糊化,消费者不仅仅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提供直接出力,更多的消费者将以需求侧响应、电动汽车V2G、以及快速发展的储能等方式为电网提供基于节能和负荷转移的等效出力。在输电侧和配电侧,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售电市场彻底放开,电网收入监管的常态化和市场化,以及由于双侧波动性大幅上升,大量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和大量随机性负荷并网,输配电企业盈利模式将从采购——销售电力转型为采购——销售辅助服务。
因此,在能源互联网1.0时代,互联网的角色将从Beta时代的媒体角色更进一步,成为聚合装机和负荷资源,然后优化配置的互动平台。聚合器商业模式将改变原有能源系统“条块分割”的状况,把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形式在生产、输送、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耦合起来,聚合器商业模式可以理解成目前电网调度中心的进阶角色,只是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平台调度的资源将更多元化,调度方式不是基于决策中心的单边指令,而是基于商业博弈的去中心化系统均衡。聚合器商业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能够将能源系统中分散化的用户、差异化的能源、多元化的商业主体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市场成员的交互范围与频度,降低交易成本,显著提高市场成员参与能源交易的便利性与存在感,聚合器商业模式将在垂直电商商业模式上有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参与配置的资源多元化和综合化;第二,配置资源的方式将实现智能化和情景化;第三,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很强的金融化特点。
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2.0时代:
能源泛在云模式
在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2.0时代,能源生产者、消费者身份的边界进一步消解,并且发电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也会被分离。各种所有制的电网公司继续深入转型,成为能量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交换枢纽。在售电侧,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者,电网资源使用者和辅助服务提供者的身份模糊化,狭义的售电公司会消失,能量和服务的销售会从B2B、C2B等模式,转型为Cloud2Cloud、Batch2Batch和Peer2Peer模式,售电公司进一步抽象为能量交换和配对撮合的平台,并且提供“交易+”增值服务。
届时,能源互联网的典型商业模式将是能源泛在云。由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柔性负荷达到较高比例,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边界消弭,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普遍智能化和互联化,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泛在化,基于成熟开放的能源市场机制,能源互联网将实现能源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融合,各类能源生产设施融合为能源生产云,各种能源消费者融合为能源消费云,并且生产云和消费云也将互相融合,成为生产消费一体化,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能源泛在云。能源泛在云模式将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个性化、廉价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