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现象出来了:
首先是,传统的智能家居公司缺席了这场大戏,而宣布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并未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仅仅推出了类似空气净化器、音箱、空气监测器、智能插座等零星产品,这显得单薄。开发商们合作的项目样板间也都极少能看到实物照片,能看到实物照片的不少设备,还是其他智能家居公司的产品。
似乎开发商选择合作的侧重点并不在乎智能家居系统深度植入,不管是演讲秀、发布会、论坛等,更像是营销手法,而合作的楼盘大多偏远,或者在当地口碑不佳,而互联网公司则与开发商完成了双赢:媒体的连篇累牍报道,借助一些地产名人,业界的关注自然不少。
当下的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很有当年泡沫来临的势头,概念包装都很好,但产品呢?
技术标准较多智能家居神功非一日而成
互联网公司提出的智能家居系统,几乎都是一夜之间,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个领域存在很多年,包含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仍旧在做尝试。
目前智能家居所能用到的技术主要有:Z-Wave、ZigBee、AllSeen、homekit、wifi,其中,homekit是苹果公司刚提出的技术,还在试验阶段,市场有少量兼容产品,蓝牙和NFC则属于Allseen范畴,但是都距离较短,wifi产品则比较常见,但是也是最容易被黑客破解,安全性较差,Z-Wave则只为智能家居而定义,它使用的是868/915MHz, 是非开放频段,但是实际应用来看带宽仅有9.6K,支持的节点也较少,实际应用不超过200个节点,目前可靠的技术,并且已经形成规范的协议当中,ZigBee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国家电网、医疗等领域已经应用多年,最关键支持的节点较多,理论节点支持65536个,哪怕是一个小区的智能互联也成为可能。
从技术分类上来看,Z-Wave、ZigBee、wifi 是无线技术,而AllSeen、homekit 这些是平台型的协议,他们并没有规定死底层是一定要使用哪种无线技术。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360选择自己建设开放平台,而小米公司的智能家居设备采用的就是ZigBee,ZigBee的好处显而易见:安全,世界上尚未有黑客破解案例,另外稳定、低功耗,一节电池可以用数年!
那么问题来了,众多互联网公司在此之前几乎都是软件开发为主的公司,小米也仅要依靠硬件工厂代工,没有多年的技术研发基础,而智能家居的系统虽然在未来有众多与互联网融合的应用,比如大数据、云服务,借此引发“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没有核心的规范性技术研发基础,互联网公司想靠与开发商的概念来发展,有点头重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