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毫无疑问,我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对促进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启动升温,发挥了积极作用。
到目前为止,国家从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研发支持、消费优惠、基础设施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种政策工具多样化,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优化与调整,出台了新补贴退出机制、税费减免、限行限购等非财政扶持政策。资金扶持与资源扶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初成体系的政策工具箱,扶持领域覆盖至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等,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监督各方面,政策体系已见雏形。
政策贵在系统化、均衡性和有效性。系统化可以保证严谨隐秘,避免骗补行为有机可乘;政策的有效性依靠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监督监管能力。
而目前,权宜之计的政策造成了先天存在的不均衡性。如为刺激市场启动进行的短效的强力补助,与未来政策不可持续不得不退出后缺乏后续长效政策弥补的不均衡;为推广新能源车所做的地方补贴试点的局部效应与更多城市没有地方补贴的整体不均衡;参与试点地区财力状况不同带来的补贴额度差异造成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的政策导向,往往带来市场上的负面效应,让国内新能源市场不均衡发展的纠偏作用南辕北辙。
政策导向力度在各地区的不平衡,导致新能源产品在新能源车试点城市和其它大部分城市冷热不均;有高额国家和地方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政策支持的个别大城市销量提升很快,更多没有政策支持的大中小城市市场并没有启动。
目前市场表现很好的新能源车型,无一不是政策激励的结果,主要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高额补贴激励作用显著。有的城市,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额度超过10万元。靠着这些补贴,市场才逐渐升温。但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补贴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去年以来直至今后,政策补贴额度都将逐年递减,虽有增加购车摇号几率、免送牌照、免费停车等后续政策支持,但补贴政策退出后的高成本产品本身,就足以将很多新能源消费者拒之门外。
很难想象政策退出或部分退出、补贴额度锐减,而企业的新能源车型研发制造成本一时还难以下降,那时,新能源车市场还能否持续升温。暂且不论国家的高额电动车补贴政策能持续多久,仅就地方来说,绝大多数城市的财政吃紧,地方债务繁重,高额补贴势必难以为继。
新能源产品研发上,对纯电动车的研发过于集中,成功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并上市的,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成果寥寥,不见成熟车型上市,更不要说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既没有成熟的项目规划,更不见有成熟的产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