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上个周末,我国多地经历了寒潮的考验,南方多地下起大雪,北方城市平均气温达零下15摄氏度。在如此低温的天气下,如何确保特高压工程安全运行?对此,记者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输电线路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刘彬、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运维部专责张勇进行了采访。
记者: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所带来的灾害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低温对于输电线路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特高压相对于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来说,在抗低温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刘彬:低温冰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主要危害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个方面。电气故障包括绝缘子冰闪、相间闪络和相地闪络;机械故障包括导地线断股、断线,金具损坏、杆塔损坏及倒塔等。
特高压线路距离更长、输电容量更大,比低电压等级线路的防冰设防等级、安全系数更高,相对而言,抵御冰冻灾害的能力更强。但由于特高压线路铁塔高、导线截面大、分裂数多等特点,更易受到覆冰灾害的影响。
张勇:特高压工程相较于其他输变电工程来说,具备更灵活的融冰措施,原理均为提升电流,引起导线发热,起到融冰的效果。目前特高压工程设计的融冰方式有两种:一是有专门的融冰运行方式,通过改变主回路接线方式,增大直流电流;二是不改变主回路接线,通过调节运行方式,增大直流电流进行融冰。
考虑到水电送出工程冬季枯水期较长、直流输送功率低的特点,复奉、锦苏、宾金直流特高压工程设计了融冰模式,在尽可能小的输送功率前提下,使直流线路传输较大电流。几年来,这3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均开展了融冰方式调试试验,试验结果正常,因此未安排融冰运行方式,而是改变运行方式进行融冰,例如使直流系统降压运行,提升线路电流,适用于覆冰现象轻微的情况。锦苏特高压工程在冬季曾多次安排加压运行,提升直流电流进行融冰。今年1月24日,宾金直流电压由800千伏降到560千伏,直流电流由1500安增大到2142安进行线路融冰,在抗冰冻灾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我国目前在特高压线路抗冰设计方面有何研究项目?取得哪些进展?
刘彬:目前我国相关的研究项目包括覆冰机理研究、防冰差异化设计研究、覆冰监测预测技术研究及输电线路防舞技术等。国家电网公司从5方面开展了研究,效果明显,此次电网在“霸王级”寒潮中运行安全可靠,充分验证了抗冰技术的成熟。公司绘制完成了电网冰区分布图、舞动区域分布图等基础资料,为电网防冰设计及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了电网防冰设计规范,提出差异化防冰设计及改造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电网抗冰能力;建设了电网覆冰监测预测平台,提高了电网主动防冰能力;研发了输电线路综合防舞技术,提升了输电线路防治覆冰舞动的能力;完善了电网防冰应急处置技术,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国际电力行业在覆冰等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如何?
刘彬:许多国际组织,如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等都在努力建立和完善处理覆冰的方法和标准,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处理覆冰对包括输电线路在内的各种结构设施的影响。众多从事覆冰相关研究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成立了两年召开一次的覆冰现象国际研讨会组织IWAIS,探讨如何减小覆冰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