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市场化机制缺失影响新能源消纳。
和国外相比,我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以丹麦电力市场为例,丹麦电力市场机制中有竞价机制、负电价机制和补偿机制。我国目前仅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等试点,由于缺乏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火电企业普遍没有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
记者:新能源消纳涉及到发、输、用等多个环节,从电网企业的角度来看,保障新能源消纳要做哪些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在这些方面做了怎样的努力?
张正陵:
一是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
二是优化调度,尽最大努力消纳新能源。
三是积极推动“两个替代”。实施电能替代,有效拉动电量增长,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
四是不断完善新能源标准体系,服务行业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带动新能源创新发展。
记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的盘子中,新能源的规模开发利用仍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能源实现科学健康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哪些环节的配合协作?
张正陵:电源、电网、负荷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三个方面因素。在电源环节提高电源灵活性,在电网环节扩大电网范围,在负荷环节实施需求侧响应、增加用电需求,是实现我国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三大重要途径。
为促进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当前正值编制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的关键时期,新能源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统筹新能源与消纳市场,统筹新能源与其他电源,统筹电源与电网,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统一规划。
二是加强市场化建设。落实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在新能源消纳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
三是加强调峰电源管理。合理控制供热机组和自备电厂发展规模,明确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的相关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毫无疑问,清洁能源将在我国未来能源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不会一蹴而就,这既需要政府科学引导,也需要行业多方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