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一、研发背景
长期以来, 电力通信按照分层、分级、分区模式进行管理, 各级电力企业已建综合网管系统基本上都是孤立的、非标准化的, 业务和信息集成度相对较差, 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 容易形成“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
“十二五”期间, 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网建设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巨大发展, 同时也面临新的重大挑战。根据当前形势和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提升支撑网管控能力, 构建一体化通信管理系统, 覆盖各级骨干网和接入网, 打破以前无法纵向级联贯通的瓶颈, 强化通信管理的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通过建立集通信网络设施管理、承载业务管理、通信资源管理、专业职能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满足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对通信专业工作的新要求,促进信息通信公共资源融合, 提升大规模通信网络运行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业务保障能力及专业管理能力。
二、技术原理
所研制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其总体架构由总部(分部)、省两级系统和互联网络组成。上层由总部(分部)系统组成, 下层由省级系统组成。上层系统间通过跨区域网络互联, 实现跨区域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形成对跨区域骨干通信网络的综合管理能力; 上下两层系统间通过跨省网络互联, 实现跨省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形成对跨省骨干通信网络的综合管理能力; 下层系统通过省内网络互联, 实现省内各层级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形成对省内通信网络的综合管理能力。
图1 通信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图
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控制通过北向接口采集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等设备网管的各类配置、告警和性能信息。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将采集数据通过单向隔离装置上传到基础平台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在基础平台上构建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等应用功能。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标准数据互联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本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基于SOA的服务架构, 服务端采用Java技术, 客户端采用HTML/JavaScript/Flex等B/S展现技术。系统由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平台层、管理应用层三层组成。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 由各种下层系统(设备网管、动力环境和其他数采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平台层: 基于充分借鉴并延用公司技术成果的技术原则, 采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软件。管理应用层: 为整个通信专业提供各类业务应用功能模块, 是整个系统的呈现。按照应用将功能分类展现, 包括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
三、应用领域
产品适用于电力通信、通信专网等领域。
四、主要技术创新点
1、提出了通信网资源通用管理架构及数据模型, 实现了对通信网络的高度抽象, 使系统具备了跨技术体制的综合管理和分析基础, 同时具备对通信网的普遍、通用和可扩展支持。
1) 通信网资源承载模型, 通过对通信网各类技术体制的模型分析及关联分析, 解决跨技术体制综合监视、综合分析的专业技术疑难。
2) 通信网资源抽象模型, 将通信资源的物理部分和逻辑部分抽象为设备组件、逻辑组件, 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各类技术体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