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弃风: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张超义  2015/12/28 11:03:4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以来,我国“三北”地区从未如此盼风而又“愁风”。盼的是大风快点吹散盘踞京津冀上空的雾霾,愁的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弃风现象依然突出。弃风,这个前两年略见好转的问题为何在今年愈演愈烈?解决的根本出路又在哪里?

弃风是能源转型

变革期的“阵痛”

中国风电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数据显示,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接入风电规模和风电增长速度均居全球第一;风电是我国各发电类型中第一个完成“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的能源种类;今年1~11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风电累计发电量129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1%。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风电的发展速度,真的像风一样快。

但是,一种能源的发展并不是越快越好。弃风问题显现于2010年,2012年达到峰值,当年弃风率超过17%,其后两年弃风率呈下降趋势。根据今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预计,今年全年弃风率以及弃风损失电量将比去年有所增加。

弃风,再度升至一个较为严重的水平。我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了哪里?是新能源的间歇性所致?还是我们的消纳能力不足?

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次电改配套文件出台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大量的弃风、弃光现象既造成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削弱新能源行业发展动力和后劲,也严重影响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步伐。

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能简单地将弃风问题归咎于一个方面继而作出结论。除了技术因素外,弃风问题更多是体制机制原因,进一步说,是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能源转型变革期出现的一种“阵痛”。缺乏统筹协调、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直接导致了风电送出条件不具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弃风现象。

网源建设不配套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也是造成弃风的重要现实因素。所谓网源不配套,就是指大量风电项目快速集中上马,而配套送出电网工程却并没有及时跟上。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瑞兆看来,风电和电网、风电和其他电源之间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加剧了弃风隐患。

今年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是弃风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风电装机大省甘肃的售电量持续负增长,大量电力富余,而周边省接收甘肃新能源的需求也在减少。自己本身产量就多,别的地方还不需要,成为当前风电资源大省面临的尴尬局面。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