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erscek研究组直接把有机活性材料(苯醌衍生物的杯芳烃,CQ)共价接枝在导电碳颗粒(炭黑CB)或无机纳米SiO2表面上,得到CB/CQ和SiO2/CQ复合活性材料,在牺牲电极材料比容量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如图8所示,循环稳定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电极的比容量与纯CQ化合物相比显著降低。
总之,通过将有机活性材料加入到导电碳或接枝到介孔碳和SiO2载体上的改性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活性物质的溶解性能,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活性电极的电导率,对循环稳定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采用该方法会造成电极容量的显著降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通过锂/钠盐化措施降低有机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有机羰基锂盐/钠盐化合物粒径的纳米化措施增大有机物与导电物质的接触面积,缩短Li+扩散通道,提高能量密度。代表性研究如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