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这一周的能源相关媒体大概是被新能源霸占了。热点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先是一则关于“能源局发布通知:明确如未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由电网赔偿损失”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结果被证明是乌龙事件。接着,22日国家电网2015年新能源运行消纳情况发布,一大波探究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原因的报道袭来。还不算完,2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挂出通知,要求降低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相关人士表示,下调电价防止盲目投资,新能源投资迎来政策平衡。
Top1:关于“十三五”电网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电力供应、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十分突出,必须走清洁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两个替代”。这要求我们必须从长远考虑能源电力发展问题,对影响电网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十三五”及下一步电网发展指明方向。
Top2:能源局下猛药解决弃风弃光 但哪个企业敢得罪电网?
能源局近期发布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权力和责任清单(试行)》,重新提到“未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这其实依据是早就生效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旧规重提,这的确引人深思。看似能“药到病除”的政策,实际效果依然值得推敲。
Top3:【观局】电价降价空间到底有多大
其实,能源改革推动的已经很神速,能源相关的价格改革也在价格改革中按部就班的向前。不过在市场化改革、形成价格的浪潮中,突然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来一句“要降低电力价格”,不知道诸位怎么想,反正我是背后一凉:市场化就市场化,降低电价作为政策目标,这是要哪样?
Top4:电改配套解读:竞争性售电竟是电网的烫手山芋?
电改配套文件正式确定电网企业在保障性供电业务之外也可以参与社会竞争性售电业务。那么,电网参与竞争性售电后会对未来的电力市场带来哪些影响?竞争性售电业务又将给电网带来哪些影响?竞争性售电将是电网烫手山芋,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下面的文章将给出答案。
Top5:新能源弃风弃光 症结何在?
在雾霾频发的情形下,关于新能源的话题热了起来。近日有媒体称,“三北”地区乃至全国弃风、弃光加剧,新能源企业最高限电达79%。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弃风、弃光加剧,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根本出路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