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新能源消纳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风电消纳的难题在国外发达国家并不鲜见。世界风电利用比例高的国家,如丹麦、西班牙、德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弃风,而且在美国、德国的一些地区,弃风是风电并网的前提,弃风相关条款是纳入并网协议或购电合同的。连国际相关专家、芬兰国际技术研究中心风电并网小组电网专家HanneleHolttinen都慨叹“风电消纳是世界性难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可再生能源法》中‘保障性全额收购’的提法并不科学。对任何一个电站、电网都不敢说发的电能够全额收购,合理弃风是对的。要进行规划,根据负荷调整合理弃风的规模。”
在我国,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区、西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更加突出。由于上述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低,加之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电力增速减慢,尤其是冬季采暖季,供热机组为保证供热,不能深度调峰,调峰能力下降较大,一般仅为20%左右。目前,“三北”地区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占有很大比重,7个省区超过40%,电网调峰更加困难。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今年新能源消纳矛盾更加突出。
新能源发展与电网规划不同步
新能源发展过快,与电网发展规划不同步,是造成新能源并网难的重要原因,一拥而上的新能源电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井喷式”增长,电网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新能源产业本身来说,其实际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预先的规划设想。如今,我国新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2012年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世界第二,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当。
有业内专家说,我国仅用5年半的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像赶浪潮一样,年年翻番、成倍增长并不是一件好事,产业可以规模化,但不能超出能力,要结合国情,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记者曾采访过的、研究新能源行业30多年的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能源专委会原副主任胡成春这样说。
骤然拔地而起的风机和无数的太阳能光伏板发出大量的风电、光伏电,一拥而上的新能源电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时间,电网备受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