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企业抢夺充电桩市场资源 行业依然面临挑战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温济聪  2015/12/11 10:58:17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大多停留在新闻里和政策中,时至今日,充电桩市场已成为一块香饽饽,成为诸多企业争相抢夺的“战略资源”。虽然许多发展瓶颈仍然如鲠在喉,但依然挡不住企业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先机的似火热情

先建桩还是先有车?如今,这一争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先把充电桩建设好,新能源汽车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步走进你我生活,而充电桩普及却成为发展瓶颈。

基于充电桩领域市场需求的逐步旺盛以及相关政策引导的持续推进,以北汽集团、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大型国企,和以特锐德、易事特、合康变频、万马股份、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正快马加鞭“跑马圈地”,慢充、快充、换电等产品纷纷现身。与此同时,行业、公司自身方面的挑战和难题依旧存在。

势在必行

12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岳各庄检测场充电站、西城区阜外大街敦煌大厦充电点、海淀区蓝景丽家等多处充电点采访时发现,充电桩都在满负荷运转,不少车主需要排长队才能充上电。

在岳各庄检测场充电站,家住大兴区西红门附近的车主何宇威正忙着用直流桩充电。“居住的小区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这就加大了我们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何宇威告诉记者,岳各庄检测场充电站是他家附近最大的充电站,共有4台直流桩(俗称“快充”)和14台交流桩(俗称“慢充”)。直流桩充电一次需要半个多小时,交流桩则需要6个多小时。“附近可充电的地方实在太少,每次充电的时间又偏长。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现有的公共充电桩远不能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求。”何宇威说。

“新能源汽车没有充电桩,就像普通汽车跑在高速上找不到加油站一样,出现问题可想而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供需不对等等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很多国企和上市公司正是看到了充电桩需求量的巨大市场,纷纷进军这一领域。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部委11月17日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按照这一比例,充电桩数与电动汽车数的比例约为1:4。

“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充电接口与新能源车辆的配比不得低于1:1,目前的充电桩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鉴于目前的供需比例,我们十分看好充电桩的发展前景。”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模说。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王秉刚看来,除了市场需求的逐步加大以外,近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促使不少企业纷纷踏入充电桩领域。《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了我国“十三五”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因素的考量。“目前高铁市场的饱和,让我们充满危机感,而进军充电桩是公司的战略转型策略之一,也可以说是特锐德的‘二次创业’。”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群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