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改革对于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提高火电厂效率和电能替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电价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并且已经吸引了社会资本进入售电市场,相关部门需审慎推出实施细则。
记者:《建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请您谈一谈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认识。
胡泽春:这一条是《建议》对于能源特别是电力能源发展最为详细和全面的阐述。能源结构优化最为关键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包括《建议》列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和核能。对于电力行业而言,能源结构优化关键在于提高新能源发电比重。近几年,我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猛,但也遇到了巨大挑战。《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等解决方案,为十三五新能源发电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低碳循环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建议》提出的电力、交通、新能源汽车、钢铁、化工、建材与建筑等。对于电力行业而言,主要的任务是为其他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
记者:《建议》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电力行业怎样积极参与这个推广计划?
胡泽春:现阶段来看,电力行业主要参与的是电动汽车的推广。在过去几年,电力行业(主要是电网企业)对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介入方式和程度发生过变化。今年以来,电动汽车产销量迅猛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我想,电网企业会更积极地参与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另一方面,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和新建等方面,电网公司可积极寻求配电网和充换电设施的协调发展。对于充电服务运营模式方面,会随着新电改(主要是售电侧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明晰。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主要类型是燃料电池汽车。发电企业可在制氢等方面有所介入。利用新能源发电制氢可以拓展消纳新能源的空间,但目前制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面临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挑战,发展前景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