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不久前,中国科学报曾刊文指出,风光电的成本竞争力正在逐渐加强。在风光电成本持续走低的大势下,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悄然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以下简称《通知》),并会同相关部门和企业召开座谈会研究调整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11月,记者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确认了这一消息。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河北省某大型光伏企业工作人员给记者发来的《通知》照片显示,此次调整拟将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从2015年的0.9/0.95/1.0元/度下调至2020年的0.72/0.80/0.90元/度,隐含年降幅为2%~4%。2016年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拟下调0.02~0.03元/度。
上网电价下调意味着补贴的减少,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信号的释放时间恰恰处在国内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能源“十三五”规划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关口。下调电价,会是风光电产业发展热潮中的一盆“冷水”吗?
平价上网是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业界来说,风光电上网电价的下调并不意外。
去年夏天我国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曾明确提出,到2020年风力发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逐年下调电价,政府一定会有所行动。”英利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13-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价格情况监管通报》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光电电价,相较于传统的火电、水电确实不占优势。以光伏发电为例,2013年光伏发电的平均电价水平为1064.37元/千千瓦时,2014年则进一步小幅增至1075.82元/千千瓦时,是火电上网电价的一倍还要多。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告诉记者。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会进行一定的调整,向市场化的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