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到今年年末,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将进口俄电约36亿千瓦时,这相当于黑龙江省全年销电量的5.4%。
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林说,23年前中俄就已开展电力合作,目前黑龙江省已与毗邻的俄罗斯有4条联网线路,其中500千伏中俄直流联网工程是中国首个高电压、大容量国际联网工程。
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这一理念,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能源的跨国大流通目前在中国已有探索,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基础。
李长林表示,与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水能储量超过1.1亿千瓦时/年,相距1500公里的北极地区可开发风资源达1000亿千瓦,当地具有与国际互联的地域优势。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目前已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积累了跨国线路商业合作经验。
“俄罗斯与中国都能在当前的电力合作中获利。”李长林说,俄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这一合作也提高了远东地区能源利用率。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刘晓胜说,有的国家虽然有资源但缺少用户,有的国家有需求但缺少清洁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打破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等问题,把新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有效利用起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欧洲本身就是跨国家联网,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亚洲很快也能连接起来,全球能源互联已有一定的基础。”刘晓胜说,随着国际上智能电网的推行,中国特高压技术的成熟,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技术层面也是可行的。
全球能源互联在世界范围已取得成功经验。数据显示,德国220千伏及以上跨国联络线已有59条,丹麦16条跨国联络线输电能力超过总装机容量的一半,欧洲清洁能源发展也得益于大电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