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兼容车与桩的两套系统,周超群的同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跟车厂重新校对一次系统,蓝海也常需要去4S店升级系统。谈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都认为关键是尽快出台充电设施的统一标准。
事实上,在今年9月22日,工信部已发布公告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的3项系列国家标准已经通过专家审查,但由于涉及到桩企与车企信息的开放和利益的博弈,这一标准何时能够正式出台还是一个未知数。
桩多人少
后期维护压力大
除了系统不匹配,充电桩故障同样让车主“有卡难充电”。面对司机的抱怨,负责维修的电桩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
在周超群的工作记录中,车主操作不当、人为破坏和系统问题是导致电桩故障的三大原因,其中前两者都是无法控制的因素。“有时网络信号不好,会出现吞卡现象,车主情急之下随意按键,系统就有可能崩溃;此外,由于充电桩大多位于露天的地方,常常会有人恶意撬开电桩门锁,破坏里面的线路。”
周超群表示,公司工作人员每一季度会对北京市内的充电桩进行一次巡查,除此以外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充电桩状态监控措施。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是车主在使用充电桩时发现故障,打电话通知电力公司,电力公司把信息传递给对应的厂商,厂商再到现场进行维修。这样的流程,不仅影响维修速度,而且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故障迟迟无法得到排除。
这一年多以来,北京市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加也让电桩企业的后期维护工作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以金宏威为例,目前在北京市设有公用、专用充电桩1000多个,但北京分公司仅有3个服务人员,周超群坦言,这3个工作人员每天都奔波于各个充电点之间,即使这样也很难做到零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