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蒙古国资源禀赋丰富
蒙古国地上资源,太阳能约20亿千瓦,风能资源约11亿千瓦;地表资源,水能资源储量约6700兆瓦,煤炭蕴藏量约1520亿吨。目前,蒙古国电力系统容量为1060兆瓦,其中95%为火电。根据蒙古能源部规划,到2020年电力需求为2000兆瓦,2030年电力需求为5000兆瓦。
蒙古国能源部根据其资源禀赋,制定了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以开发燃煤火电(坑口火电)为主,积极开发风电、光伏,规划建设东北亚超级电网,扩大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际电力贸易规模,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电力合作是中蒙草原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工程
2014年8月21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决定将中蒙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构建中蒙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新里程。在习近平访问蒙古期间,中蒙双方进一步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经贸合作思路,以互联互通和矿能大项目合作为优先方向,推进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形势下,中国同蒙古国电力合作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可实现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战略在能源建设领域合作的重要实践。
蒙古电力送中国效果分析
(1)蒙古电力送中国将极大促进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蒙古国建设煤电基地,变运煤为输电,不仅解决铁路、公路运输不足的问题,还可带动蒙古国基础设施和矿产领域的全面开发,促进蒙古国国民经济发展。根据蒙古国能源部制定的电力发展规划,蒙古电力送中国规模为21000兆瓦,年发电量约1155亿度电计算,年均产值将达69亿美元(按每度电6美分计算),相当于2013年蒙古国GDP的60%,这将会给蒙古国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性突破,为蒙古实施“草原之路”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2)蒙古电力送中国是缓解我国雾霾困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蒙古电力送中国,把蒙古国煤炭转换为清洁电力,通过特高压大规模输入我国,减少我国污染排放,节省我国大量一次性能源,对缓解我国雾霾困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蒙古电力送中国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良好,对缓解我国区域电力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外资源支撑国内发展,尤其是通过输电这种节能、环保的方式发展国内经济,无论是对于疏解当前的区域性电力紧张,还是未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