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业内人士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在内蒙古和甘肃两地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可谓是意义重大。
罗熙认为,这个文件可以看做一个国家对于新能源电力入网的积极信号,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在十三五期间,能源结构的转变将是一个比较重点的内容。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解决弃风弃光现象,为新能源发电的售电环节打开通道,为十三五期间将建成的大量新能源发电站售电问题提供先行经验,在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进网之前将大部分问题摸清楚,为后来扫平道路。”罗熙对记者说。
随着政策的出台,电力体制的改革,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会将如何变化?
“考虑到国家最近的政策向新能源发电倾斜,提出淘汰落后火电机组的意见,并且习近平主席近期外出访问他国时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若,可预见的是中国在未来将会逐步减少火电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原先由火电占有的份额将会被新能源发电与核电所替代。”罗熙认为。
罗熙最后表示,可再生能源未来或许将向两个方向齐头并进,一个是小规模分布式的发电模式,另一类是大规模的集中发电模式。小规模发电模式主要倾向于解决偏远地区的用电问题及家庭式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大规模的集中发电模式则主要供应城市用电,改善城市用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