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消纳就业的主体是谁?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在当前经济情况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引进民资进入油气管网、电力输配环节以及以后的售电侧市场,一定会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推动力和亮点。
记者:对应市场的投资机会,哪些民营企业可以更好地表现?
曹寅:第一类企业是手上掌握电源的企业。
第二类企业是那些具有较强服务和运维能力的企业,如四方、智光电气、科陆电子等,这类企业在配网、第三方运维上的能力都是很强的,有设备生产且有第三方运维团队,这样的企业将来在电改中可以起到比较重要的承担服务的功能。
未来的电力体制改革,从发、输、变、配、售、用各个角度看,都将更加开放。输电肯定是垄断的。配电方面,随着配网投资开放,预计配网投资回报在节能、分布式并网、运维上,将是盈利较好的一块。
电网方面,相信民营企业会主动创造一些需求向用户进行推广,这将有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当然,电改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电力消费者。作为增量市场开放而言,非常利好的是具有强大的配网运维以及具备相关电力服务能力的企业。
记者:有观点认为,能源企业将站在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列,您怎样看?
曹寅:能源企业尤其电力企业覆盖范围较大,涉及各个环节。当前,电改工作已经启动,且落实的速度和程度较高于油改和气改。不同于油气改革方面的意见迟迟未发,电改的实质操作原则就是“放开两头、抓住中间”。从这个角度看,电改确实是能源改革的先锋。而能源改革本身又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从这一角度考虑,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
此外,对于“五大四小”的发电企业来说,可以看到,他们近期也积极在全国各地成立各自的售电公司,均是全资控股公司。未来趋势有可能是五大发电与当地有实力的地方国企或民企共同合资建立售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