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日渐清晰
根据河北电科院发布的信息,该院的技术专家们将进一步利用“火电能耗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随后为发电厂提供能耗在线检测、节能评估等技术服务,并为电厂开展节能发电调度、机组运行优化、节能技改等工作决策的时效性、科学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述平台的运行模式,可以看作是“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的一种。
综合来看,目前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来监测设备的运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利用。
具体而言,在实时数据方面,则包括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在数据的挖掘利用方面,主要包括对能源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后,除了用于第一点所提到的故障判断外,还可以与金融机构等合作,将其作为资产评估、风险控制等的依据和标准,以及用于对于制造业相应环节的反馈。比如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提到的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在面向制造业的服务业方面,则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根据此前发布的《能效信贷指引》,无论是在贷前的尽职调查、节能技术和效益评估、质押登记,还是贷后的信贷质量监控和风险预警等方面,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而就综合信息来看,出于防范信贷风险的考虑,银行是最舍得为大数据产品“掏腰包”的金融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