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实际上新能源微电网的一种特例,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就是利用自身的新能源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满足自身负荷的供电需求,而弱联型新能源微电网主要目标和独立性新能源微电网有着一致性。目前,针对我国一些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海岛,以及仅靠小水电供电地区,甚至是无电地区或者电力供应不足的村,电力供应覆盖能力不足多年得不到解决的事实,在当前依靠独立型(或弱联型)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实现最经济的电力供应,应当说,是解决无电、缺电地区的供电的有效方式之一。
发展新能源微电网是多重选择的结果
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不仅是技术选择的结果,也是市场选择和人类能源利用选择的结果。未来将呈现以特高压为骨干电网的输电系统,多种形式的能源接入配电系统的现象,在能源匮乏和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无论是人类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家能源危机意识的觉醒,抑或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担忧,新能源微电网,理论上都是符合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要的还是要看接下来国家在电力改革上以及发展清洁能源道路上的具体执行力如何。
《意见》发布前,包括电网公司、微电网发电企业对于《电改》的“放开两端”都处于迷茫状态,《意见》的发布可以认为是《电改》后的关于新能源接入到大电网的政策文件,有能力的新能源微电网投资者将可能卖电给大电网,实际上就是是电力改革的尝试。
最近又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进一步提高了现有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实际上从技术角度也为新能源微电网的广泛接入提供了可能性,并且配电网建设改造和发展新能源微电网并不矛盾,前者是从电力输送上开展的,后者是从电能的产生、利用上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的,而究竟新能源微电网未来几年的发展能否抓住配电网发展机遇,借势起飞,依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