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补贴政策难产?
在《意见》中没有提到示范工程补贴,一方面,从文件的性质以及它发文所针对的目标单位看,不太可能明确补贴相关政策,即便未来有补贴的政策,但在《意见》里不太可能明确对于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的具体补贴方案。《意见》里虽然没有提出补贴政策,但是提倡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整合各类政策等,实际上允许各地方因地制宜,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允许以新能源微电网为内容的业务企业有更多方面的融资尝试、运行模式尝试等,实际上也变相划出了新能源微电网的发展空间。
补贴政策是否还存在,抑或怎么的一种补贴方式?很有可能在电价上给予补贴支持,在项目建设资金给予直接的补贴的可能小比较小,其实补贴是把双刃剑,补贴的难以公平性造成了市场的不规范化,反而会制约新能源微电网的落地实施,不利行业发展。
关于补贴政策的难产,业界人士有人提出是否会对新能源微电网的推广不利的疑问。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曾提到,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目前来看,能够保质保量的满足新能源微电网研究的示范工程,难度有些大。而《意见》中鼓励2015年各省申报一到两个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应该说从能源政策决策层看,对这一目标的完成还是具有较大信心的。
我个人觉得,目标的本身对于市场不具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很多示范项目不是谁都能拿到的,喊着补贴的,存在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现象,其实新能源微电网推广最不利的因素不是补贴的有无,而是政策导向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确保电网有效的接纳新能源微电网才是推广取得成效的关键。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的两种模式示范的意义何在?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能源微电网的两种模式,一种是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一种是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常规意义下的微电网一般是指联网型微电网,联网型微电网分为并网和独立运行两种模式,联网型微电网在并网时实现的是能流的双向流动,而在独立运行模式下,可以向网内重要负荷供电,因此提高了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意见》中提出了,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优先选择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或具备多能互补条件的地区建设。
建设过程应当注意的是当地已有的供电资源以及电能消纳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就地消纳,利用率最高;其次就是要考虑重要负荷,优先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安全、可靠;再者就是在微电网规划用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上着眼于将来,避免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带来二次破坏;还有就是要考虑到目前新能源微电网的经济性与常规电网相比的现实劣势问题,比如可以尝试以新能源微电网向工业用电企业供电着手,解决电价劣势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