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两台吊车正在合力吊装巨大的风机风叶。伴建忠摄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又称张垣,作为清末民初国际贸易的重要口岸,她的年贸易额曾高达32亿两白银。作为察哈尔省会和晋察冀边区首府,她又被誉为“第二延安”。
历史机遇老城忙转型
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7月31日,中国申办24届冬奥会成功,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城市,张家口再次令全国瞩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张家口电网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仅1978年至1988年间投运35千伏及以上线路71条,解决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和低电压问题。
为缓解首都北京电力紧缺问题,张家口电力职工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同至房山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这是全国第二项、华北第一项500千伏电压等级的工程项目。
在精心呵护500千伏大动脉的同时,张家口供电人也在为家乡的富足挥洒着辛勤的汗水,1993年消灭无电乡,1996年消灭无电村,2006年完成户户通电。大海陀、大南山深处的老区乡亲也都看上了电视,用上了家电。
因地处军事要塞,张家口的改革开放晚了十年。同时,已确定的“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的区域定位,这座以军工、重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放弃了传统重工业发展之路的张家口曾经迷茫过,但经过深思熟虑,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作为华北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同时区域内有强大的500千伏输电网络支撑,使张家口不仅仅可以发展绿色农、牧业,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同时,还可以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及相关制造业。张家口电网开始了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