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探究】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供用电杂志    2015/8/7 9:04:14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方面条例的推行,高级量测体系(AMI)因其在系统运行、资产管理,特别是通过负荷响应实现节能减排方面的显著效果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量智能电表的部署和应用,使得电力公司能获取高频率、广覆盖且时标一致的配电网末端的实测数据。同以往配电网量测具有的稀疏特点相比,高级量测体系除了能向电力公司提供用户结费所需的电能消费数据外,还能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各测量点的功率、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等重要运行参数。通过近几年来智能电表的大规模安装和推广,目前各省电力公司的数据中心都累积了海量智能电表量测数据,如何运用这一宝贵的基础性数据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为配电网的网络优化、优质运行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提供有力支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对智能电表数据分析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智能电表数据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国内外行业内常用的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及典型应用场景,并给出基于智能电表数据对配电网拓扑进行校验的分析实例。

1、我国智能电表数据应用现状

由于高级量测体系能为实施各方带来显著效益,2009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动了智能电表的安装和应用,截至2014年7月,已累计安装智能电表2.2亿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2.3亿户。南方电网公司也在加快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截至2014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的广东电网公司、深圳电网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已建成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广西电网公司已实现厂站、专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3类终端全覆盖,低压集抄客户覆盖率44.1%,智能电表在我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应用。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智能电表量测数据及采集系统呈现出规模大、采集频率高、数据存储时间长、数据多样化及测量点分布密集5个主要特征。

①系统规模大:当前我国的采集系统一般以省为中心进行集中式部署。以浙江省电力公司为例,已在省公司数据中心建设覆盖全省十几个地市的超大规模采集系统,预计2016年将超过2000万用户。一个以省为中心部署的采集系统,将包含数百万采集终端及几千万只智能电表,其系统规模无疑是巨大的。

②采集频率高:与传统抄表系统相比,智能电表数据采集间隔一般为15min,对于重点用户,采集频率可能还要更高,当前智能电表“生产数据”的速度比传统电表高出十倍甚至是百倍。

③数据存储时间长:从数据分析的视角来说,原始累积数据越丰富、数据的时间尺度越长,对分析结果越有利;目前基于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历史数据一般需要保存7~10年。对于如此长时间尺度的海量数据,如何管理、分类、归档及保证其检索的性能,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