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微电网控制应该做到能够基于本地信息对电网中的事件做出自主反应,例如,对于电压跌落、故障、停电等,发电机应当利用本地信息自动转到独立运行方式,而不是像传统方式中由电网调度统一协调。
此外,据专家介绍,微电网的保护不同于常规电网保护装置,特别是低压配电系统,传统的常规低压配电系统并不设置复杂的继电保护装置,只针对具体回路配置电流电压保护,而微网由于包含了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其潮流和短路电流随不同运行方式而时刻变化,因此传统的低压配电保护方式不能满足其保护的需要。
企业应提前布局微电网市场
“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紧密相关。但是国内电力电子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水平不高。最后就是微电网的保护控制技术尚不成熟。”前瞻产业研究院微电网行业首席分析师章诵兰表示,政策和技术是制约微电网发展的最大因素。
微电网的建设主要有两个部分,其中硬件是设备,软件是控制系统,而技术是这两方面的决定因素。现在微电网还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先进入可以获得行业经验,并在项目建设过程积累各种技术,抢占先机。
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布局微电网控制保护领域。去年9月,国电南瑞配电/农电分公司承担的石家庄河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园区“光、储、热一体化协调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及微电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验收。该系统包括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微电网运行控制与能量管理系统、交流子微电网系统、直流子微电网系统等。
又如7月28日,国电联合动力公司“一种并网不上网微网系统及其控制保护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该项专利通过合理的负荷规划和主动的能量管理,实现了微网系统并网不上网功能,从而有效减少了设备对公共电网的用电需求,避免了对公共电网正常供电时造成的冲击。该技术已在“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风光储能建筑一体化微电网项目”中成功应用。
事实上,我国在微电网控制保护研发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李永丽特别强调,由于微电网保护与控制存在着特殊性,需要对微电网的保护与控制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如微电网接入对配电网保护、自动重合闸的影响、防孤岛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