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不同公司间形成良性流动,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与工作热情,电力人才猎头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可再生能源微网:可再生能源企业有望摆脱电网公司的差别对待,可与地方政府共同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与属地政府配售电公司共同建设配电网络,从而直接入驻园区为用电客户输送电能,解决发电容易销售难的问题。
竞争售电时代的三大风险
当前的政策保障尚不完善,仍有相当的问题未予解决,电力因自身特性和保障民生经济的重要地位已迫使改革的步伐放慢了许多,但稍有不慎仍有可能面临危机,如到那时电改再次迟滞不前甚至“开倒车”的局面是当局和公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从目前电改试点的情况来看,有如下问题已需引起大家谨慎对待。
跨区域送电壁垒:虽然目前我国总体电力供大于求,但是由于资源分布和用电需求的不均衡导致仍需利用高压输电线路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维持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但从重庆试点方案来看,官方将水电项目和跨省送电项目移除到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之外,刻意回避了跨省跨区域送电的壁垒。如若跨区送电的机制不能理顺,各省都仅能在自己的行政区划开展工作,那么电力短缺、电价高企的后果恐难避免。
电网公平无歧视:在无相关政策法规,电力仲裁机制尚不健全的时候,仅仅依靠口号式的“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让人着实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电网企业掌握调度大权,完全可以以电网安全的理由拒绝公布和延缓公布重要数据信息,竞争中避免偏向直属企业的行为仅仅依靠公司自律是很难做到的。
电网交易市场归属:目前电力交易市场仍然由电网企业开展建设,到期移交政府监管,要求实现业务分开,相对独立运行。回顾五号文,即有先例,当时提到“电网企业可暂不进行输配电分开的重组,但要逐步对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带来的后果就是十年间特高压输电网络投资巨大,发展迅速,而配电网络严重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影响了电网整体可靠性和智能化。如今明确了输配一体不分离,近两年电网公司对配电网投入成倍增加,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因素。但愿电力交易市场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