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及其他具备相似条件的省份,有能力、更有压力成为这场变革的先锋力量。”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群说。
据调查,2014年全年,江苏省47%的煤电企业严重超标排放。江苏省废气的85%来源于工业生产,在其“大气十条”实施方案中,工业治理是重中之重。
“包括江苏在内的东部省份,率先实现能源转型,这不仅具有可行性,更具紧迫性。”袁瑛说。
高比例接入的最优情景
江苏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约10吉瓦风电和10吉瓦光伏装机。而报告给出的数字,是原计划的3倍。
据了解,报告根据江苏省未来电力需求和发电方式、电网管理模式的不同组合,模拟出10种不同情景模式,并最终选出最优情景:“可再生能源+动态输送容量系统(DLR)”,即“十三五”期间,江苏不再新增煤电,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满足。
同时,进行以DLR为技术核心的智能电网升级,这样能够以最低的电网扩张成本,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灵活、智慧”地接入电网。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下,通过结合DLR技术,江苏输电容量可以提高50%,不仅大幅度节省了电网扩张成本,也避免了弃风弃电带来的损失。”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主管李强说。
“江苏的研究案例表明,电网接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不仅不存在技术障碍,在智慧电网技术的应用下,成本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昂。”袁瑛说。
据电网公司预测,江苏省2020年电力负荷峰值将达到130吉瓦,若基于现有技术,即使不再新增可再生能源,仅电力负荷增长带来的电网扩张成本就高达44亿元。而如果要达到30吉瓦光伏和30吉瓦风电的目标,电网升级所需总投资额为67亿元。
李强介绍说,如果江苏省实施包括DLR在内的智能电网措施,并努力实现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则2020年江苏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到江苏全省电力14%。“要实现这一目标,电网升级成本只需31亿元,成本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