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国现在建设了哪些微电网?
目前,国内已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了一批以风、光为主要新能源发电形式的微电网示范工程,这些微电网示范工程大致可分为三类:边远地区微电网、海岛微电网和城市微电网。
例如:
西藏阿里地区地理位置偏远,至今没有连接西藏主网,仍是孤立电网运行。阿里狮泉镇的微电网项目采用水光储联调微网设计,与现有的水电站及柴油发电站组成独立型混合发电微网系统,实现削峰填谷、光伏输出功率稳定、功率联调等互补功能,有效解决了光电储存、输送稳定等难题,在狮泉河镇形成水电、火电、光电互补的格局,极大地改善阿里地区特别是狮泉河镇及周围乡镇的能源状况,为偏远无电或弱电网地区提供经验的积累和项目的示范。
珠海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总投资3.86亿元,主要包括海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柴油机发电及电池储能等微电源,工程装机总容量19MW,包括35 KV降压站、10 KV开关站、10 KV线路及配网等设施,开辟了偏远海岛地区能源供应的新模式,成为海岛智能微电网的技术示范。
北京延庆新能源产业基地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1.26亿元,通过已有的配电网接入上级10kV电网,微电网的总变配电容量为5500kW,其中光伏发电接入1.8MW,配合风力发电60kW,各类储能系统2.5MW(3.7MWH),是国内首个政府主导的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应用及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该项目的特色在于采用多级微网架构,各级微电网既可并网运行,又可孤网运行,做到并网并得上,孤网稳得住,隔离足够快(<10ms),切换平滑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