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模式: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和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
对于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技术要求:
1、最高电压等级不超过110千伏,与公共电网友好互动,有利于削减电网峰谷差,减轻电网调峰负担;
2、并网点的交换功率和时段要具备可控性,微电网内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能满足用户需求。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按照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在具备天然气资源的条件下,可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微电网快速调节电源。
3、具备孤岛运行能力,保障本地全部负荷或重要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供电,并在电网故障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对于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技术要求:
1、通过交流总线供电,适合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易于扩容,容易实现与公共电网或相邻其它交流总线微电网联网;
2、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柴油机应作为冷备用,其发电量占总电量需求的20%以下(对于冬夏季负荷差异大的海岛,该指标可以放宽到40%);在有条件并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LNG或CNG为燃料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3、供电可靠性要不低于同类地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
国家能源局要求2015年启动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原则上每个省(区、市)申报1~2个,此外还要求申报项目:落实建设用地、天然气用量等条件,与县级及以上电网企业就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达成初步意见。
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的配套政策,并没有提及具体项目补贴,仅提到“国家能源局将结合项目具体技术经济性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支持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