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工程规模
4.3.1 根据项目的电力需求,结合新能源资源评价结论,简述各类电源的容量、年均发电量/耗电量,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以及占地面积。
4.3.2 简述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等电网工程建设方案。
4.3.3 提出本工程各项主要电源、储能装置的建设时序。
4.3.4 提出本工程可再生能源年均和全生命周期发电量分别占系统年均和全生命周期总发电量的比例。
4.3.5 如本工程为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提出本工程为用户供电量占供电区域内用户总用电量的比例。
5 新能源微电网方案总体设计
5.1微电网系统总体方案
5.1.1电源与电网建设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地各种能源特性与负荷特性,按照微电网项目目标与原则统筹分析相应各种电源的容量及其配比,分析各类电源各时间断面的出力特性,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微电网电源构成与电网建设需求。
5.1.2 储能系统(如有)。根据项目目标与原则,提出本工程储能系统配置原则、配置容量。
5.1.3 系统出力特性和电力电量平衡。根据系统配置方案和负荷特性及规划期内装机安排,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统筹进行工程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明确微电网系统出力特性, 微电网与公共电网(如为联网型微电网)之间的电力流向及互相交换的电力电量。
5.1.4 系统接入方案。提出本项目变电设备(包括交流变压器与电力电子变电设施)的布点和规模,确定各类电源接入系统的方案,提出微电网电源接入系统方案、与外部主电网的连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