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负荷现状与供需分析
2.1 工程拟供能区域负荷(冷、热、电)现状。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概况,说明用电负荷类型,对各类负荷进行不同时间断面负荷特性分析(至少包括典型季节和典型日)。说明各类负荷的用能价格体系与年度使用成本。
2.2 负荷水平预测。结合当地过去5年电力电量发展、经济和电力发展现状及规划,分析本工程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各时间断面负荷特性。
2.3 根据拟供电区域内负荷类型提出其供电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需求。
2.4 分析新能源微电网供电和公共电网弱连接供电间的关系以及技术需求。
3 新能源资源
对示范项目拟建地区新能源资源可利用条件进行分析,作为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基础。新能源类型主要包括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等,对所采用的能源资源分别按照类型进行分析与评价。
各类新能源资源特性应包括其不同规模和布局下地典型出力特性、保证率与不确定性指标,并对生物质能、天然气等需要成本的初级燃料成本进行分析。
4 项目目标、任务和规模
4.1 建设目标、必要性与基本原则
提出项目整体建设运行的目标,包括新能源利用目标、微电网能源自给自足目标、微电网经济性目标与微电网运行机制目标,并论述各目标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述项目所在地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条件,供电范围内负荷现状及规划,从能源资源合理利用角度论证项目开发必要性。分析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论述本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经济效益,论证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明确微电网示范的基本原则,论述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多能互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示范推广的具体要求,以及在项目中的体现方式。
4.2 工程任务
4.2.1 简述工程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能源资源概况、电力系统现状。
4.2.2 说明本工程场址概况、分析与用地、环保、电网等规划的符合性和协调性。
4.2.3 统筹考虑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特性及各方对本工程要求,提出工程开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