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电力能源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我做了三点思考,即“一带一路”中的电力任务、电力互联互通与合作基础及条件,以及推进合作的要点和原则。
“一带一路”战略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人文相通。在这“五通”里面,基础设施的互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初期,还是国家部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里,都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做了更深入的描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一带一路”中电力的任务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我们跟周边国家在互联互通的大思路下,要加强合作,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另外,电力发展是每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没有电气化就没有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等。因此,在跟周边国家分享未来我们的发展红利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个大的思路和理念下,协助周边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我们要做的一个方面。因此,“一带一路”的电力任务不光是通过能源互联,把外面的资源通过电力这种方式吸纳进来,同时也要跟周边国家一起来加强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电力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的电力项目合作,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例如,中俄合作在1992年就已经启动,中蒙合作在1994年启动。到现在为止,我们和周边国家已经形成了8条跨国输电通道。国家电网公司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已经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周边国家一次能源资源丰富,与我们有较强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品种上的互补。周边国家化石能源丰富,同时新能源资源也很丰富。我国虽然也有各种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因此相互之间资源的互补是存在的。二是资源供给市场也存在很好的优势互补格局。
第三,周边国家在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市场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有与我们开展合作的意愿。我们把中亚五国在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方面的意愿和措施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总体来看,他们的诉求有两方面:一是自己的资源开发,希望引进外来资源做项目,另一个是希望借助国外的资源和技术改造本国的基础设施。
第四,从长远来讲,我国具备较大电力需求空间。预计2013~2020年期间,“三华”受端省份将新增电力需求约4亿千瓦,新增外来电受入市场空间约2.3亿千瓦。另外,长期积累的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营经验,以及特高压技术的成功,也为实施跨国电力联网及远距离大规模输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及管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