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ITS通信技术
ITS通信系统包括路边设施通信技术、路车通信技术、车内通信技术和车对车通信等四个方面。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是ITS的一个关键通信技术。Dsrc技术是一种基于长距离RFID射频识别的微博无线传输技术,它能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并且能保证通信链路的低延性,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是专门用于车辆通信的技术,负责在车以上路以及车—车之间建立信息双向传输。Dsrc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车载单元,路侧单元。Dsrc有两种信息传输形式: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这种系统中RSU和OBU均有振荡器,都可以发射电磁波。当RSU向OBU发射询问信号后,OBU利用自身电池能量发射数据给RSU,主动式Dsrc技术中OBU必须配置电池。
被动式:RSU发射电磁信号,OBU被激活后进入通信状态,并以一种切换频率反向发送给RSU,被动式Dsrc技术中OBU电池配置可有可无。
日本ITS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从追求量的发展转到追求质的提升。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已经拥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机车拥有量也快速增长到2亿;与此同时,交通污染、交通效率以及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然而我国交通网络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密度已经较高,估计其他行业的发展,不可能继续走增加交通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来缓解交通压力的老路,只能借助智能交通技术,充分利用现有交通、道路等设施,来减轻交通污染,提高交通效率,提升交通安全。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多个地方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智能交通发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存在较多的不足:
1、提高统一的规划和目标
鉴于我国的国情,智能交通技术自引进开始,各地都积极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当地情况,并各自基于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展开。这种模式在初期有很明显的作用;但随着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各地交通联系日益加强,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交通之间转换也日益频繁。这种各地主导,区分交通性质的智能运输系统必然会阻碍交通的这一新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目标的制定,为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找到一条明确的方向。
2、各部门之间加强有效沟通与协调
国内智能交通的推动工作主要由科技部联合公安部、交通部、建设部、铁路部等有关部门成立的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展开。近年来,指导小组在智能交通的技术研究、系统集成、示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在协调各部门间的沟通、指导智能交通行业、监督行业标准实施等方面的作用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应该借鉴日本ITS开发的模式,不仅注重政府部门,还应协调学术部门、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政府机构力量,强化其在规划制定、部门协调、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标准统一、市场秩序维护、质量监督、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密切协调学术部门的研究成就,加大扶持力度加深研发力度;积极引导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健康持续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