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GIS自动注气装置助力智能变电站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5/5/28 9:23:3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4月28日,山东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应用于500千伏岱宗智能变的QC成果——《变电站GIS自动注气装置的研制》获2015年度中国电力建设优秀QC成果一等奖。近年来,该公司以创新带动技术提升,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匠心独具 倾力工程建设

“加强创新创效,提高QC活动成效,完成重点管理创新课题,助力智能电网建设。”这是山东送变电公司负责人张光辉对QC工作提出的要求。近年来,在建设智能电网历程中,员工的创新意识、专业技能和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500千伏岱宗变是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智能化示范变电站、山东省第一座开工建设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是泰安地区的枢纽变电站。2014年5月29日,山东送变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岱宗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项目全体员工的喜悦溢于言表,那些无数个奋斗的日子,那些智慧的成果,都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全封闭组合式电器(GIS)注气是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重要环节。六氟化硫(SF6)注气是GIS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变电站广泛采用GIS设备,在工程施工阶段,GIS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各气室进行充注SF6气体至额定压强,每个变电工程的注气工作量很大,人工注气效率低,误差较大。山东送变电公司积极探索新的施工工艺,针对这一现状开展QC课题进行攻克。

“变电站GIS自动注气装置的研制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在于:它创新发明了一种完整的变电站GIS设备自动注气装置的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原理科学合理,具有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高的特点。”岱宗站项目经理张保民如数家珍。实践也证明,变电站GIS自动注气装置的研制成功和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消除了以往只靠人工注气的诸多因素,实现了GIS设备注气全过程自动化,提高了注气工作的安全性,注气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比人工注气提高3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都非常高兴,研制成功后,我们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任何事情做成功都是要经过认真思考和艰苦付出的,科技创新更是这样,要有勇敢探索精神和信心,需要付之于行动,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出成果。”张保民感慨万千。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